在果树施肥上,这几年的实际情况是,为了提高产量,果农逐年在加大复合肥的用量,只要含量高,价格适中,就一味地追施。本来人畜禽的粪便很少,为了方便起见,干脆倒掉,一来污染了环境,二来浪费了资源。久而久之,大化肥(复合肥)带来的弊端暴露无遗,土壤板结,透气性差,有益菌被大量扼杀,微量元素在中性偏碱的土壤中果树不能吸收,黄叶、小叶大量出现,果树的抗病力大大减弱,尤其在今年特殊的气候条件下,白粉病、腐烂病、褐斑病大量爆发。
化肥的逐年使用,使土壤板结,肥力下降,就是要发展有机肥,改良土壤。有机肥包括人畜禽肥,堆肥,绿肥等,不但富含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氮磷钾与微量元素,而且增加了土壤的团粒结构,在培植有益菌的同时,抑制了有害菌的滋生与蔓延。
在此,一些专家提出了改良土壤的理念。
(1)在果树行间距树较远处深挖带状沟,用麦草配合人畜禽粪便与土搅拌后深埋(假如果树行间较近,只能先腐熟后再用)。
(2)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不但富含果树生长的多种元素,而且能滋生有益菌,活化土壤。
(3)直接施用菌肥 多孢菌菌肥中的微生物,无论在其发酵过程(可理解为微生物的自身繁殖过程),还是在土壤内的生命活动过程中,均会产生大量的赤霉素和细胞激素类等物质,这些物质在植物根系接触后,会调节作物的新陈代谢刺激作物的生长,从而使作物产生增产效果。
(4)适当深耕,好的耕作方式可以打破土壤结构,将板结土壤打碎重组,可以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,在改善土壤的同时还能促进根系的呼吸作用。
显然,完全不用化肥也不现实,恶性循环是慢慢形成的,要打破此现状,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。假如现在谁家不用化肥,可能就要减产或绝收。
在改良土壤的同时,有机肥与化肥搭配使用较为合理。
(1)增施有机肥。 有机肥包括指绿肥、农家肥等,发酵过的有机肥,不但富含果树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,而且能能活化土壤,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,滋生有益菌数量,在最大程度上改良土壤。
(2)直接施用菌肥。 像我们熟知的枯草芽孢杆菌、地衣芽孢杆菌等能抑制有害菌的滋生与蔓延,达到以菌治菌的目的。 有益微生物菌在土壤中遇到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就能够分解出柠檬酸、核氨酸、葡萄酸和氨基酸等有机酸来活化土壤中被固定的矿物质元素,因此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高达80%以上,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吸收率。
(3)复合肥与有机肥混配。 有机肥虽有许多优点,但肥效慢,肥效低,不能全程服务于果树。二者能搭配使用,效果最好。
(4)水溶肥。 西北地区一般十年九旱,往往的情况是,正当施肥时持续干旱,肥料没办法施入土壤,就是施入了,由于无水化解,果树也没办法吸收,在极度干旱时,施入复合肥反成了有害物质。在此条件下,水溶肥应用而生。在市场上常见有硝酸钾型水溶肥、氨基酸水溶肥等,由于配合了大量的生命之水,果树能很快吸收,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。